北师学习记录

  自9.25正式跟杨老师确定来北师(不过在我心里早就确定了,哈哈),至今正好一个月了,现在回想这段时间,如白驹过隙,因颇有收获,故于此记录。

  9.25那天可以说是跟杨老师首次比较正式的单独见面了,当时杨老师正在忙(我去的时候正在读论文),所以这次会面很快就结束了,但还是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。可以感觉出杨老师做事雷厉风行,拉小群,推荐书籍,告知课程和讨论班的相关事项,杨老师上课的地方比较隐蔽,怕我不好找,特意带我到后主楼的窗边,耐心地给我指路,之后带我见了见师兄(没有师姐是因为没在组里见过)。

  第二天就正好是杨老师的研究生泛函,习惯性地坐在后排,没被看见,直接被cue了。这节课听得也是相当折磨,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北师已经开学四周了,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薄弱的基础,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,是由于我不良的听课习惯(这一点还要归功于本科三年的培养)。

  课间与杨老师短暂地交流中,杨老师便从我的只言片语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学习上的问题,不能拘泥于细节,看问题要看本质,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。当然读懂细节是重要的,但只有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,才是学到了,或者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。这与“先把书读厚,再把书读薄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把书读厚,不仅是翻阅使然,更是读书时,补充作者所省略的细节,甚至是作者的遗漏经过这节课之后,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寻求改进,并在每节课前预习,现在听课已经是游刃有余。杨老师的课信息量很大,会自己补充很多内容,手写然后扫描下来,有时篇幅甚至超过了课本上的内容,在基本的知识教学之外,还会不时传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一点点数学史。

  既然如此,便顺便梳理一下,罗列在下面:

   (1)不要拘泥于细节,看问题要看本质,看出关键点。

   (2)读一个定理的证明,搞清楚各个条件都用在哪里,条件是否太强,太强的话可不可以减弱,得到结果够不够漂亮,是否可以得到更强的结果。(这里说条件很“强”可以理解为定理的条件很多,限制比较大,适用的范围比较小,结果比较“强”,可以理解为难以再得出更多的结论,更深刻的结果。这里花较大笔墨来解释两个“强”,是因为物理系的朋友曾对这种表述有困惑,这大概是我们数学系的黑话吧。)

  除此之外,杨老师对文字的表达十分严格,曾说过,一句话表达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多或少一个字都不合适,平时就要这样去锻炼自己,这样才能达到落笔写下的东西就是合适的。事实上,杨老师也时时刻刻在贯彻着这样一个原则,无论是习题课还是讨论班,稍有语言叙述上的问题不会逃过杨老师的眼睛。这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懒惰,我敢说有过不少这样的情况,对于书本上的论断,我只是在粗略地想了一下,便接受了作者的观点,而实际上这种学习的态度是何等的不严谨!   在北师上课的这段时间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极大的差距,难以想象当初高考相差了30分的学生经过不同的培养,如果还有这样一个度量标准的话,差距还会只有30分吗?当然这种差距是来自多个方面的,不过,你大概也猜到我要说的原因中,学生的素质是次要的。为了具体地呈现多方面的原因,这里就拿北交和北师进行比较吧。

  首先是对教材的选择,这里便以《泛函分析》为例,北交所用教材,讲述知识大多拘泥于细枝末节,一学期下来完全领略不到这门课程让人拍案叫绝的部分,而北师所选用的教材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我交,更何况如我前面所提到的,杨老师上课还会补充相当大篇幅的内容,至于我交,很难能得到课本之外的收获。

  长此以往,无论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难以与其相提并论。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,我在北师的课堂上见到的真的是一个想要教给学生“数学”的引路者,杨老师上课主要是板书,唯一依赖电子设备的还是给大家看他手写的注记,教这门课已有二十余年,仍每周都进行备课,并不断挖掘新的东西,单凭这一点,我想我交就没有几位老师可以做到,绞尽脑汁也只想到了薛老师一位。

  如果说杨老师是一个例外,那么某一天,我心血来潮,随机进了一门数学课的教室,是数学分析的课堂,老师全程几乎没有看过桌上的讲稿,充斥着各种计算技巧的fourier analysis的相关内容被老师信手拈来,对于我这未曾见过世面的,确实还是有些震撼的。说来好巧不巧,这位上数分的老师是我导手下的小老板,刚单飞不久,我也很少见他,当时课堂里人并不多,大都坐在前三排,我和舍友两人坐在最后,显得尤为扎眼,第二节课由于我交大中午要开年级大会,便走了,不知道周老师作何感想,希望他不会记得我。

  今天有些晚了,择日再续……


2023 年 10 月 25 日

于北京交通大学

Last updated on Oct 29, 2023 2308 CST